港澳留学

为什么会有人会选择去香港留学?

作者:星知航教育 日期:2025-03-27

当我们在卷港校时,究竟在卷什么?

这两年,只要打开社交媒体,铺天盖地都是双非逆袭港前三”“二本上岸港理工的帖子。申请季一到,朋友圈总有几个深夜emo的朋友在吐槽港校卷疯了

但仔细想想,香港高校的学费动辄一年四五十万,生活成本高到买个菠萝包都要肉疼,为什么大家还前赴后继去送钱


01 打破“港校鄙视链”:雇主最爱的根本不是港大

网上总有人说港大吊打其他,但2024年招聘平台CTgoodjobs的数据直接甩出个冷知识:

雇主最想招聘的毕业生,第一名是香港中文大学(57.1%!

第二名才是港大(55.4%),而曾经的热门院校香港理工大学,从去年的榜首位置直接跌至第四(41.7%)。

  

这说明了什么?

学校标签在贬值:

港中文能逆袭,靠的是护理学全球第8的硬实力。

疫情期间,医护人才需求激增,港中文医学院与众多国际医疗机构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。学生们在毕业时已经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,这种出厂即熟练工的毕业生,哪个医院不爱?

薪资水平是打破港校鄙视链的关键一击!

港科大毕业生平均月薪19,332港币(约等于人民币18,048),比港大还高36——没错,就一顿茶餐厅的钱,但这点差距足以让港校排名论破防!

· 香港科技大学19,332港币

· 香港大学19,296港币

· 香港中文大学18,535港币

· 香港理工大学17,813港币

· 香港城市大学17,659港币

这说明了什么?

雇主不迷信QS排名:

这几年港科大被不少人唱衰,比如世界排名下滑、报考热度不及港理工等。但毕业薪酬有力地回击了这些质疑声。

在就业市场上雇主更看重专业对口性和实操能力。

港科大以STEM学科为核心竞争力,专业设置以科技和商业管理为主,其人工智能、数据科学专业不仅直接对接大厂需求,还在QS学科排名中杀进世界前十。

 

 

课程里的Python、机器学习也全是实战项目,毕业生上手就能写代码调模型,自然抢手。

相比之下,港大虽综合排名占优,但医学、牙科学等传统优势学科培养周期长,短期内难以产生规模化的薪资效应。

学校排名是面子,专业对口才是里子!选校别光看QS,得看你的专业是不是雇主的刚需

所以别再盲目冲港三了,选对赛道比挤进名校更重要。




02 别被“平均薪资”忽悠了

各大高校宣传毕业生平均月薪1.9,但没人告诉你:医科、牙科毕业生月薪4.2万,直接拉高了整体水平,而文科生可能只有1.5万。

更残酷的是,香港教育大学毕业生期望月薪2.8万,但雇主只愿给1.6万,落差接近腰斩。

这说明,选专业不能光看兴趣,还得看市场买不买单!

 

 

 

▍▍数据科学

推荐学校:香港科技大学

港科大的数据科学专业以高就业率+高起薪著称。2024年港科大毕业生平均月薪达19,332港币,位居全港第一。

 

大数据技术硕士

MSc in Big Data Technology

  

BDT是一个授课型项目,课程设置和培养方向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在毕业后能够顺利找到工作。

课程主要是把数学统计和计算机技术放在一起学,教学内容比较难,比较硬核。所以在招学生的时候,希望申请人的本科专业是计算机工程、计算机科学、数学或者相关领域。如果本科专业不是这些,那得有在IT和数学相关领域的工作经验

录取的学生主要来自三种类型的本科院校:

· 大陆985211高校

· 大陆的中外合办学校

· 海外本科

其中985211高校的学生比例大概为4:1左右,大部分学生的本科均分在85左右。

这个专业很看重比赛和科研经历,如果平均分不高,但实习、科研或者竞赛经历很厉害,也会有优势。

 

数据驱动建模硕士

MSc in Data-Driven Modeling

 

 

香港科技大学数据驱动建模专业是2019年开的,如今已妥妥晋升为香港科技大学王牌专业。

该专业对数学的要求较高,课程内容涵盖了机器学习等前沿领域。因此,在申请过程中,学校会特别关注学生的数学基础和相关技能。

从学生背景来看,学生主要来自:

· 海外本科

· 国内985高校,主要集中在浙江大学、南开大学、天津大学、哈尔滨工业大学和清华大学等

· 大约有45名学生来自双非院校或211高校

 

商业分析硕士

MSc in Business Analytics

 

 

相比香港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的同类专业,港科大的商业分析专业课程设计更偏向技术性,侧重于数据分析、编程等技术技能的培养。

就业服务是它的一大亮点!

· 首先,学校会发布大量高质量的招聘岗位信息,覆盖香港、内地甚至全球的各个行业。

· 此外,学校还提供一系列免费且专业的就业辅导服务,包括一对一的简历修改、模拟面试以及各种技能提升的培训和讲座。

对跨专业或有不同背景的申请者比较友好,不会因为非相关专业背景而直接拒绝。不过,更倾向于信息系统、运营管理、统计学等相关专业的学生。

申请虽不要求GMAT/GRE,但高分(GMAT 700+GRE 320+)可提升竞争力。

项目有面试环节,并且非常看重申请者的面试表现

这三个专业都是围绕大数据展开的,不过侧重点和应用方向有点不一样。
喜欢技术:大数据技术硕士,毕业后当“码农”,薪资高但竞争大。
喜欢科研:数据驱动建模硕士,毕业后搞研究,适合理科背景。
喜欢赚钱:商业分析硕士,毕业后进商界,起薪高但门槛也高。

 

▍▍心理学

推荐院校:香港大学、香港中文大学

心理学是2024黑马专业,就业率100%。香港企业对员工心理健康关注度提升,企业EAP(员工援助计划)顾问需求激增,起薪约2.2万港币。

香港约30%的上市公司已设立专职心理辅导岗位,未来五年岗位量预计增长40%

港大心理学侧重临床方向,毕业生可考取香港心理学会认证;

港中文则偏重组织心理学,适合进入人力资源或管理咨询领域。

 

▍▍金融与会计

推荐院校:香港科技大学、香港大学

香港中文大学

尽管金融行业竞争激烈,但港科大的金融数学、港大的金融科技等细分领域仍保持高薪优势。投行、四大会计师事务所起薪约2万港币,年终奖可达6-12个月薪资。

港中文的会计学受ACCA(国际注册会计师)认证,毕业生进入四大比例高达35%




03 香港留学投资回报率:砸钱读书,多久能回本?

香港留学年均花费约25-35万人民币(学费+生活费),但毕业生薪资回报与政策红利使其成为高性价比选择

 

▍▍学费与生活成本

学费

本科:非STEM专业约19万港币/年,STEM(如工程、医学)约22万港币/年。

硕士:授课型硕士一年制,学费12-45万港币(商科最贵)。

生活费

住宿(5-10万港币/年)+饮食(3-5万港币/年),总计约8-15万港币/年。

 

▍▍薪资回报测算

起薪

2024年港校毕业生平均月薪18,317港币(雇主支付),热门专业可达2.5-3万港币。按此计算,本科毕业生工作3-5年即可覆盖总留学成本。

 

 

行业差距

金融/科技行业:年薪中位数约30万港币,顶尖投行可达60+

教育/公共服务:年薪约20万港币,但稳定性高,适合求稳人群。

 

▍▍隐性福利:香港身份与政策红利

▶ IANG签证

毕业生可无条件留港1年找工作,续签满7年即可拿永居身份,享受免税购汇、子女免费教育等福利。

内地认可度

港校学历在北上广深落户、考公考编中等同985,部分城市提供留学生住房补贴(如深圳的10-30万)。

 

▍▍对比英美:香港的独特优势

时间成本低:硕士1年制,比英美少1-2年,提前进入职场积累经验。

地理位置近:往返内地方便,适合兼顾家庭或内地就业市场。

安全系数高:社会稳定性远超欧美,家长更放心。



24小时服务热线 0755-83514001
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15号金丰城大厦A座18楼
星知航教育
深圳入户通
官方抖音
广东省星知航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:粤ICP备17005710号-1
技术支持:远大国际
提交成功

您的信息已收到,老师马上会和您联系
快速咨询电话:0755-83514001